• 當前位置:首頁 > 醫學知識 > 真菌感染性疾病直接鏡檢圖譜 > 列表
    真菌感染性疾病直接鏡檢圖譜 共有 114 個詞條內容

    7 過碘酸-雪夫氏染色法

        PAS法適用于大部分真菌標本的檢測,是組織病理切片常用的染色方法之一。疑為深部真菌感染的臨床標本也可涂片后PAS染色檢查(圖1-3-7)。因呼吸道黏液PAS法可染成亮粉紅色,故呼吸道分泌物避免涂片PAS染色。PAS法用高碘酸氧化真菌細...[繼續閱讀]

    真菌感染性疾病直接鏡檢圖譜

    8 革蘭染色法

        革蘭染色法是應用最廣的一種染色法,適用于大部分真菌、放線菌及諾卡菌感染標本的檢測。所有真菌、放線菌及諾卡菌為革蘭染色陽性,菌體被染成藍紫色。革蘭陰性菌則被染成紅色(圖1-3-8)。其中革蘭染色復染液中的沙黃染色液也...[繼續閱讀]

    真菌感染性疾病直接鏡檢圖譜

    9 抗酸染色法

        抗酸染色法是主要檢查分枝桿菌的一種特殊染色法。結核分枝桿菌對苯胺染料一般不易著色,若加溫或延長染色時間使其著色后,再用3%鹽酸酒精處理也不易脫色,經此染色后,結核分枝桿菌及其他分枝桿菌呈紅色,而非抗酸桿菌和細胞雜...[繼續閱讀]

    真菌感染性疾病直接鏡檢圖譜

    10 瑞氏-吉姆薩染色法

        瑞氏-吉姆薩染色法主要用于檢測骨髓和其他標本中的組織胞漿菌、馬爾尼菲籃狀菌和肺孢子菌,也可檢測利什曼原蟲。瑞氏染色對細胞核著色較佳,但對胞漿著色較差;吉姆薩染色液對胞漿著色力較強,但對胞核著色偏深。有商品化的瑞...[繼續閱讀]

    真菌感染性疾病直接鏡檢圖譜

    11 六胺銀染色法

        六胺銀染色法是檢測組織病理切片中真菌成分的最佳方法,適用于各種真菌。GMS法用鉻酸氧化真菌壁的多糖而暴露出醛基,醛基還原六胺銀內的銀離子為黑色的金屬銀而顯色。菌體染成黑色,菌絲內部呈炭灰色,背景染成淡綠色,整個視野...[繼續閱讀]

    真菌感染性疾病直接鏡檢圖譜

    1.4 臨床標本中常見的真菌直接鏡檢特征

        臨床標本直接鏡檢常見的真菌形態有孢子、酵母細胞、假菌絲、真菌絲、顆粒、硬殼小體、球形體和孢子囊等,偶爾在與空氣相通的部位見產孢的曲霉分生孢子頭。孢子多為圓形、橢圓形,也可呈關節狀、柱狀,大小均勻一致,有明顯折...[繼續閱讀]

    真菌感染性疾病直接鏡檢圖譜

    1.5 真菌直接鏡檢的鑒別要點

        真菌直接鏡檢陽性代表真菌存在,但陰性不能完全排除真菌感染。同時也應區分臨床標本中的致病菌和腐生菌。后者多游離在皮膚上,菌絲多粗大、呈深棕色,偶可見大分生孢子。有時顯微鏡鏡頭、玻片或蓋玻片有腐生菌污染,鏡下也可...[繼續閱讀]

    真菌感染性疾病直接鏡檢圖譜

    1.6 真菌直接鏡檢的報告規范

        臨床實驗室報告是檢驗結果的正式呈現,是臨床診療的客觀依據,具有法律效力。依據我國2017年發布的《細菌與真菌涂片鏡檢和培養結果報告規范專家共識》,臨床實驗室對真菌學涂片檢查的規范報告需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醫務人員...[繼續閱讀]

    真菌感染性疾病直接鏡檢圖譜

    1 概述

        皮膚癬菌病,簡稱癬(tinea),是由皮膚癬菌侵犯人和動物的皮膚、毛發和甲板引起的一組感染, 是臨床常見的淺部真菌病。根據感染部位的不同,皮膚癬菌病可分為頭癬(tinea capitis)、面癬(tinea faciei)、須癬(tinea barbae)、體癬(tinea corporis)、股...[繼續閱讀]

    真菌感染性疾病直接鏡檢圖譜

    2 診斷

        根據皮膚癬菌病的典型臨床表現,直接真菌鏡檢發現菌絲和/或孢子,診斷一般不難。必要時行組織病理檢查輔助診斷,例如疑診皮膚癬菌性肉芽腫。真菌培養可進一步鑒定菌種。...[繼續閱讀]

    真菌感染性疾病直接鏡檢圖譜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久久www免费人咸|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久99久热只有精品国产15|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