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峽炎鏈球菌在血平板上35℃孵育24h,菌落細小、凸起、不溶血,為革蘭陽性球菌,散在或短鏈狀排列,過氧化氫酶陰性。咽峽炎鏈球菌可以出現α溶血(草綠色)或β溶血,需要與相關群鑒別。此菌經ATB Strep 鑒定 %ID 94.2,T 0.84 ( 好的鑒定 )。血...[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咽峽炎鏈球菌在血平板上35℃孵育24h,菌落細小、凸起、不溶血,為革蘭陽性球菌,散在或短鏈狀排列,過氧化氫酶陰性。咽峽炎鏈球菌可以出現α溶血(草綠色)或β溶血,需要與相關群鑒別。此菌經ATB Strep 鑒定 %ID 94.2,T 0.84 ( 好的鑒定 )。血...[繼續閱讀]
原名:牛鏈球菌生物型Ⅰ(streptococcus bovisⅠ),在血平板上35℃有氧孵育24h,菌落細小、凸起、不溶血,為革蘭陽性球菌,鏈狀或散在排列。過氧化氫酶陰性,無動力, 膽汁七葉苷陽性,6.5%NaCl肉湯中不生長,鏈球菌 Lancefield 分群為D群。此菌經 ...[繼續閱讀]
腸球菌菌落圓形、灰白色,溶血性不定。為革蘭陽性球菌,菌體圓形或者卵圓形,單個、成對或鏈狀排列。大多數菌株無動力,但是鉛黃腸球菌和鶉雞腸球菌有動力,鉛黃腸球菌產生黃色色素。過氧化氫酶陰性,膽汁七葉苷陽性,6.5%NaCl肉湯...[繼續閱讀]
35℃孵育18~24h吡咯烷酮芳基酰胺酶(PYR)陽性過氧化氫酶 陰性腸球菌80% D群抗原 陽性D群鏈球菌 D群抗原 陽性Lancefield D群 陽性臨床意義 腸球菌引起尿路感染、菌血癥、腹部外傷后感染、膽道及盆腔等部位感染,耐萬古霉素腸球菌...[繼續閱讀]
在血平板上35℃孵育24h,菌落大小約1mm,圓形、凸起、表面光滑,邊緣整齊,α溶血,為革蘭陽性球菌,過氧化氫酶陰性。肉湯中的鏈狀排列典型,但動力難辨,在半固體中明顯。孵育72h菌落的黃色色素典型。細菌在營養瓊脂、MH瓊脂、巧克力平...[繼續閱讀]
在血平板上35℃孵育24h,菌落大小約1mm、圓形、凸起、表面光滑、邊緣整齊,為革蘭陽性球菌,過氧化氫酶陰性。肉湯中的鏈狀排列典型,動力陽性(半固體觀察),是革蘭陽性球菌中極少數有動力的細菌之一。細菌在營養瓊脂、MH 瓊脂、巧...[繼續閱讀]
在血平板上經35℃孵育48h菌落特征與鏈球菌相似,小于1mm、圓形、凸起、表面光滑、邊緣整齊,α溶血,為革蘭陽性球菌,四聯狀排列為特征,過氧化氫酶陰性,吡咯烷酮芳基酰胺酶( PYR ) 陽性,亮氨酸氨基肽酶(LAP)陰性。此菌經 ATB Strep 鑒定...[繼續閱讀]
(需氧或兼性厭氧菌)注 腸桿菌科少見菌屬以及軍團菌屬、彎曲菌屬和螺桿菌屬等未列入。...[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