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內有內臟神經和感覺神經。神經纖維于肺門形成肺叢,并伴隨血管入肺,沿其走行可見神經細胞。內臟神經和感覺神經分布在各級支氣管管壁的腺體、平滑肌及血管。內臟神經為副交感神經,屬于膽堿能神經,其興奮可引起腺體分泌...[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肺內有內臟神經和感覺神經。神經纖維于肺門形成肺叢,并伴隨血管入肺,沿其走行可見神經細胞。內臟神經和感覺神經分布在各級支氣管管壁的腺體、平滑肌及血管。內臟神經為副交感神經,屬于膽堿能神經,其興奮可引起腺體分泌...[繼續閱讀]
肺的淋巴管由淺叢和深叢組成。淺叢位于肺胸膜中,有數支淋巴管匯入肺門淋巴結。淋巴管壁內膜向腔內突起并反折形成瓣膜,保證淋巴僅向肺門方向流動,防止反流。深叢位于各級支氣管管壁內及肺動、靜脈周圍,亦有數支淋巴管匯入...[繼續閱讀]
肺的組織學形態結構會隨年齡增長發生一定變化,60歲之后更為明顯,主要表現為支氣管軟骨鈣化、彈性減弱、管壁變硬、口徑增粗等。老年肺的肺泡管、肺泡囊、肺泡腔擴大,管壁彈性退化、毛細血管減少和肺泡孔增多。30歲的肺泡表...[繼續閱讀]
[1] 成令忠,鐘翠平,蔡文琴.當代組織學.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3[2] 瞿文治,佟瑞倫.老人肺.國外醫學·呼吸系統分冊,1995,15(1):33[3]Chichester CH,Philpot RM,Weir AJ,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the cytochrome P-450 monooxygenase system in nonciliated bronchiolar e...[繼續閱讀]
1. 國外地區分布特點 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存在明顯的地理差異。多發地區依次為歐洲、俄羅斯、北美、加勒比、溫帶南美洲、澳大利亞及新西蘭、西亞及東南亞。男性肺癌年齡標化發病率分布范圍從2.5/10萬(西非)到73.6/10萬(北美...[繼續閱讀]
1. 性別 幾乎所有國家中男性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統計資料中,肺癌男女性別比例法國為6.73:1、俄羅斯為6.28:1、德國為4.03:1、美國為1.85:1。肺癌的發病率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迅速上升并在50年代成為男性癌癥死亡的首要原因...[繼續閱讀]
肺癌在時間趨勢上的主要特征是其發病率及死亡率有不斷增長的趨勢。據Cruz等統計,自1985年以來,全球肺癌病例數增加了51%,其中男性增幅為44%,女性為76%。女性肺癌死亡率的增加幅度無論白種人還是非白種人均大于男性。Siegel等2011年...[繼續閱讀]
幾乎所有的研究資料均認為吸煙是肺癌的主要危險因素。有學者估計約有85%由環境因素引起的肺癌是因吸煙引起的。吸煙者肺癌死亡率約為不吸煙者的10倍以上。吸煙量與肺癌有劑量反應關系,戒煙后可以減少肺癌發生的危險性。吸...[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