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壁由心內膜、心肌和心外膜組成。1.心內膜 薄而光滑,襯于心房和心室壁內面,與血管內膜相連續。在房室口與動脈口,心內膜折疊形成瓣膜,其間夾有少量致密結締組織。主動脈和肺動脈瓣內一般無血管,而二尖瓣和三尖瓣的基部則...[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心壁由心內膜、心肌和心外膜組成。1.心內膜 薄而光滑,襯于心房和心室壁內面,與血管內膜相連續。在房室口與動脈口,心內膜折疊形成瓣膜,其間夾有少量致密結締組織。主動脈和肺動脈瓣內一般無血管,而二尖瓣和三尖瓣的基部則...[繼續閱讀]
1.竇房結的形態構造(1)竇房結的位置和形態(圖2-63) 位于上腔靜脈與右心房的連結處近于界溝上端的心外膜下,表面無心肌覆蓋,結的長軸大致與界溝平行。竇房結與心內膜之間有右心房肌相隔。竇的形態呈兩端尖、中間粗的梭形或半...[繼續閱讀]
根據心的位置及毗鄰關系,可以分析出心的弓弦力學系統應該包括以下內容。(一)靜態弓弦力學單元【弓】1.胸骨 參見本章第二節靜態弓弦力學單元中對胸骨的描述。2.肋 參見本章第二節靜態弓弦力學單元中對肋的描述。3.胸椎 ...[繼續閱讀]
1.心的血管(1)心的動脈(圖2-70) 心壁由左、右冠狀動脈的分支供血。圖2-70 心冠狀動脈示意圖①左冠狀動脈 一般較右冠狀動脈粗。起于主動脈左竇,經左心耳與肺動脈根部之間向左行,隨即分為前室間支和旋支。前室間支沿前室間溝...[繼續閱讀]
胃呈曲頸瓶形,為消化管各部中最膨大的部分,上接食管腹部,下續十二指腸上部。有上、下兩口,前、后兩面和大、小兩彎(圖2-71)。圖2-71 胃的形態結構和分部1.賁門 為胃的入口,接食管腹部的下端。位于正中矢狀面左側約2.5cm,左側第...[繼續閱讀]
胃在中等充盈時,小部分(約1/4)位于腹上部,大部分(約3/4)位于左季肋部。賁門為胃唯一固定不動的部位,其余各部的位置變化則較大。賁門位于第11胸椎左側、第7肋軟骨后方10cm,距中線約2.5cm處。幽門位于第1腰椎右側,相當于兩側第9肋軟...[繼續閱讀]
胃壁由漿膜層、肌層、黏膜下層和黏膜層四層構成。(一)漿膜層漿膜層即臟腹膜,漿膜層覆蓋胃壁的整個表面,包括賁門后方的一個小區域及胃大小彎、大小網膜附著處。大、小網膜在胃大、小彎附著處網膜的前、后兩層間有一個小間...[繼續閱讀]
賁門位于第11胸椎左側,第7肋軟骨后方10cm,距中線約2.5cm處。幽門位于第1腰椎右側,相當于兩側第9肋軟骨尖端的連線,距中線約1.2cm。幽門前上方可觸到肝方葉的下面。胃底凸向左上與膈穹隆左側的部分一致,胃底通過膈與心包、左胸膜...[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