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靜脈瘺是動靜脈之間不經過毛細血管床的異常交通,通常以四肢為多見,也見于各內臟器官。腎損傷無論是閉合性損傷還是貫通傷、刀刺傷,抑或是手術修復腎損傷,腎內均可發生異常的動靜脈交通。小的動靜脈瘺大多幾個月后可以自...[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動靜脈瘺是動靜脈之間不經過毛細血管床的異常交通,通常以四肢為多見,也見于各內臟器官。腎損傷無論是閉合性損傷還是貫通傷、刀刺傷,抑或是手術修復腎損傷,腎內均可發生異常的動靜脈交通。小的動靜脈瘺大多幾個月后可以自...[繼續閱讀]
腎損傷后高血壓分為急性和慢性兩類,其報道的發生率差別很大,從0.25%~55%不等。Monstrey對622例腎損傷患者隨訪后,并未發現高血壓發病率明顯升高,對發生高血壓的病例,分析病因似乎與腎損傷無明顯相關性。而Montgomery等回顧20年病例...[繼續閱讀]
腎臟損傷的處理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保護傷腎組織及其功能,使受傷個體能有較充分的儲備功能,避免今后可能發生腎功能不全。對于創傷前腎功能正常、對側腎臟正常、無特殊并發癥的患者,創傷后腎功能不全的發生率很低。腎功能損...[繼續閱讀]
腎損傷后由于集合系統損傷愈合不良,腎周滲出尿液及血腫纖維化,使集合系統變形、狹窄,出現腎積水、腎盂腎炎以及集合系統存留血塊可鈣化形成結石等并發癥,應查明病因及部位進行相應處理。...[繼續閱讀]
[1] 柏松,孫寧.兒童閉合性腎外傷的診治[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2,18(3):267-268.[2] 葛成國,靳風爍,王洛夫,等.腎損傷伴嚴重尿外滲的臨床處理及隨訪[J].創傷外科雜志,2009,11(2):134-136.[3] 洪濤,劉立剛,李建平,等.1057例腎動脈造影的影像解剖學...[繼續閱讀]
外部暴力導致的輸尿管損傷非常罕見,在所有鈍性損傷患者中僅1%的患者存在輸尿管損傷,而在所有穿刺傷患者中約占4%。大部分輸尿管創傷患者為年輕男性,根據一項文獻綜述的統計,男性患者所占比例為83.4%,平均年齡為23.2歲,其中上段...[繼續閱讀]
醫源性損傷是輸尿管損傷最為常見的原因,占輸尿管損傷的75%左右,而遠端輸尿管是最容易發生損傷的部位。因為大部分手術或操作并不涉及上段輸尿管,所以其損傷概率較低。醫源性因素所致上段、中段、下段輸尿管損傷所占比例分...[繼續閱讀]
血尿是泌尿系統損傷的非特異性癥狀。只有約43%~70%的輸尿管損傷患者會出現血尿,是創傷性輸尿管損傷后的常見癥狀。而在另一部分患者中,甚至連鏡下血尿都不存在。血尿可以是肉眼血尿,但在多數情況下可能是鏡下血尿。血尿可...[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