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菌病,亦稱波狀熱,內蒙地區稱赫如虎病,是由各型布魯桿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慢性傳染病。病原學布魯桿菌屬是微小、不活動、革蘭染色陰性的多形性球桿菌,無芽胞。根據生化反應和血清學試驗可分為羊型、豬型和牛型;用噬...[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布魯菌病,亦稱波狀熱,內蒙地區稱赫如虎病,是由各型布魯桿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慢性傳染病。病原學布魯桿菌屬是微小、不活動、革蘭染色陰性的多形性球桿菌,無芽胞。根據生化反應和血清學試驗可分為羊型、豬型和牛型;用噬...[繼續閱讀]
鼠疫是鼠疫桿菌所致的烈性傳染病。一般流行于嚙齒動物,以鼠蚤為媒介,在嚙齒動物間不斷循環,形成鼠疫的自然疫源地。在一定條件下,可通過疫蚤傳染于人,引起人間鼠疫流行。臨床上有高熱、淋巴腺炎、顯著的毒血癥和出血傾向...[繼續閱讀]
感染性腹瀉是由不同的病原體和(或)其腸毒素所致的、以腹瀉為主要癥狀的一組疾病;其中主要有細菌性痢疾(簡稱菌痢)、阿米巴痢疾、細菌性食物中毒、霍亂、病毒性腹瀉(包括流行性腹瀉)等。本組疾病的基本癥狀為腹痛、腹瀉、惡...[繼續閱讀]
瘧疾是由人類瘧原蟲引起的經按蚊傳播的傳染病。臨床特點為周期性寒熱發作、貧血和脾腫大,惡性瘧并有引起兇險發作的傾向。過去本病在國內流行較廣,解放后,由于大力開展了防治工作,本病發病率已大為降低。病原學人類瘧原蟲...[繼續閱讀]
血吸蟲病是由血吸蟲寄生人體所致地方性疾病,主要流行于亞洲、非洲及拉丁美洲的73個國家,駐流行區部隊由于訓練及生活接觸疫水而受感染者不少,我軍1950年在江南水上練兵時,曾有不少干部、戰士感染本病。中國血吸蟲分布于長江...[繼續閱讀]
絲蟲病是由絲蟲經蚊媒介寄生于人體淋巴系統所致的慢性傳染病。寄生人體的絲蟲,國內有班氏絲蟲及馬來絲蟲;國外尚有帝汶絲蟲、蟠尾絲蟲、羅阿絲蟲、?,F絲蟲、鏈尾絲蟲及歐氏絲蟲。絲蟲成蟲體長約2~6cm(班氏絲蟲略長),似白...[繼續閱讀]
上呼吸道感染是指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癥候群,病原體主要有鼻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和某些腸道病毒等。約5~10%患者同時有兩種以上的病毒感染,也可有細菌混合感染,單純由病毒引起者通常稱為普...[繼續閱讀]
肺炎球菌肺炎是由肺炎球菌感染引起的肺部急性炎癥。肺炎球菌是一種革蘭陽性雙球菌。血清學分型已知有85型,臨床上成人以1、3、4、7、8及12型最多見,其中3型毒力最高。肺炎球菌存在于40~70%正常人的上呼吸道。寒冷季節可出現發...[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