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最西部,東與烏海、鄂爾多斯、巴彥淖爾盟相連,南與寧夏毗鄰,西與甘肅接壤,北與蒙古國交界,國境線735公里,總面積27.2萬平方公里,行政建制為盟(地區),轄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和額濟納旗,居住著蒙、漢、...[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阿拉善,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最西部,東與烏海、鄂爾多斯、巴彥淖爾盟相連,南與寧夏毗鄰,西與甘肅接壤,北與蒙古國交界,國境線735公里,總面積27.2萬平方公里,行政建制為盟(地區),轄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和額濟納旗,居住著蒙、漢、...[繼續閱讀]
和碩特部為成吉思汗之弟哈布圖哈薩爾的后裔,是“黃金家族”的成員,現主要集中在阿拉善左旗和阿拉善右旗。明崇禎十年(1637年),和碩特部首領圖魯拜琥(號固始汗)率領大部分庶民離開了烏斯季卡緬諾戈爾斯克一帶,游牧于青海。經...[繼續閱讀]
土爾扈特部是成吉思汗時期客列亦惕部首領王罕之后裔。17世紀初,土爾扈特部西遷至伊濟勒(伏爾加)河下游,建立了土爾扈特汗國??滴跞吣?1698年),阿玉奇汗族弟納扎爾瑪穆特之子阿拉布珠爾,率部西藏禮佛,5年后,在歸途中被堵在...[繼續閱讀]
從字面意思上講,科伯爾是鹽堿多的地方,在阿拉善主要指罕烏拉山以南,一直延伸到原青格勒蘇木及烏斯太察汗布魯嘎查,東至巴彥木仁蘇木黃河以西,南至宗別立鎮,西至吉蘭泰鎮,北至敖倫布拉格鎮,是烏蘭布和沙漠腹地堿性梭梭林地段...[繼續閱讀]
喀爾喀部因分布于喀爾喀河流域而得名,元太祖15世孫巴圖孟克(達延汗)所部左翼,共12部,內五部逐漸南徙,清初編旗,屬內札薩克旗(即內蒙古);外七部,仍號所部為喀爾喀,轄地逐漸擴大,據有漠北地區(即外蒙古)。因地緣關系,明末清初以來...[繼續閱讀]
藏傳佛教認為火神是天神的季女,是為人間降魔除怪的女神。相傳,火神自除夕夜就留在人間,以保護和監察千家萬戶;到了臘月二十三、二十四,便要升天,向天神匯報所有人家的善行或惡行,天神根據火神的匯報,再將這些人家在新的一年...[繼續閱讀]
祭灶日以前,家里所有人都要進行個人衛生和室內外衛生清潔。孩子們一大早把牲畜趕到草場后,便趕回來搬運祭灶用的柴火。大人們則清掃屋內的灰塵,對庭院、水井、畜圈進行一次全面的大掃除。還要把祭灶用的圖勒嘎清理干凈,同...[繼續閱讀]
祭灶儀式開始前,在圖勒嘎前放一張小炕桌,把佛龕前裝羊胸叉的盤子和其他祭祀用品全部放到小炕桌上。待天黑后,天空閃現星星時祭灶儀式正式開始。男主人先用火鐮擊燃火種,將其遞給女主人。女主人用此火種把圖勒嘎里的柴薪點...[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