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醫學知識 > 空氣顆粒物與健康 > 列表
    空氣顆粒物與健康 共有 254 個詞條內容

    (一)物理性質

        1.形態 顆粒物的形態包括顏色、形狀、表面特征等,可因顆粒物來源不同而有所差異。電鏡分析可見,燃煤排放的顆粒物一般呈灰褐色,表面比較光滑,含有硫、硅、鐵、鋁等元素,形狀以球形居多; 冶金工業排放的顆粒物呈紅褐色,表面具...[繼續閱讀]

    空氣顆粒物與健康

    (二)化學組成

        顆粒物是一種化學成分復雜的混合物,其化學組成主要包括含碳組分、水溶性離子和無機多元素(包括地殼元素和微量元素) 三大類。1. 含碳組分 含碳組分是空氣顆粒物的重要化學成分,一般占PM2.5濃度的20%~60%。含碳組分主要包括有機...[繼續閱讀]

    空氣顆粒物與健康

    (三)生物性質

        顆粒物表面附著有多種微生物以及孢子、花粉、菌絲等活性生物成分,可能來源于道路揚塵、水滴、植物碎片、人或動物體表的干燥脫落物、呼吸道的分泌物和消化系統的排泄物等。顆粒物表面附著的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病毒、...[繼續閱讀]

    空氣顆粒物與健康

    二、近年總體污染水平及變化趨勢

        目前我國城市空氣顆粒物污染水平總體較高。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 《中國統計年鑒》 的數據,21世紀前10余年全國31個省會城市的大氣PM10年平均濃度總體水平均保持在90μg/m3以上,接近或超過國家原《環境空氣質量標準》 (GB 3095—...[繼續閱讀]

    空氣顆粒物與健康

    三、污染的區域分布特征

        我國城市空氣顆粒物污染水平分布與社會經濟發展程度和人口密集程度緊密相關,同時受北方秋冬季節采暖政策的影響,總體上呈現東部高于中西部、北方高于南方的趨勢。按照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評價,2016年74個新標準第一階段監...[繼續閱讀]

    空氣顆粒物與健康

    (一)燃煤排放

        我國是世界煤炭生產和消費的第一大國。2016年我國能源使用總量達43.6億噸標準煤當量,其中煤炭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62%,達世界煤炭消費總量的一半左右。然而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不合理,用于發電的煤炭量僅占總量的一半左右,其...[繼續閱讀]

    空氣顆粒物與健康

    (二)交通排放

        近年我國城市交通快速發展,機動車保有量迅速增長。2000—2016年,全國民用汽車保有量從1609萬輛增至16284萬輛,增長約10倍,導致交通排放成為我國城市地區大氣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部分大城市的污染已經從煤煙型污染轉變為煤煙加機...[繼續閱讀]

    空氣顆粒物與健康

    (三)工業生產

        在工業生產過程中,從原料處理到形成成品的各個環節都可能產生污染物排放。如水泥廠可排放出粉塵、SO2、NOX等,金屬冶煉廠可排放出含重金屬及其化合物的廢氣。我國廢氣中兩種顆粒性污染物 (煙塵、粉塵) 的排放量均較大,且以工...[繼續閱讀]

    空氣顆粒物與健康

    (四)揚塵

        城市建筑工地、道路、堆放場以及裸露土壤經過風等自然力和生產、搬運、交通等人為作用產生揚塵進入大氣環境,成為顆粒物來源之一。此外,在北方部分城市常見沙塵暴天氣,是由西北部地區的大量沙塵經風力遠距離輸送進入城市...[繼續閱讀]

    空氣顆粒物與健康

    (五)生物質燃燒

        農村的生物質燃料燃燒包括農作物秸稈燃燒和生物質燃料的使用,能源使用效率低下,容易造成污染。生物質燃料中的木質素、纖維素和半纖維素等易燃物質在燃燒過程中可部分轉化為含碳顆粒物,燃燒過程也可產生大量NOX并轉化為二...[繼續閱讀]

    空氣顆粒物與健康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久久www免费人咸|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久99久热只有精品国产15|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