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質資源的收集、整理和鑒定1.種質資源調查和材料的收集 根據育種目標,重點調查和收集全國各主要產區的野生和栽培頭花蓼原始材料。深入貴州、云南、四川、重慶、廣西等頭花蓼主產區進行野生種源實地調查采集,收集不...[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一)種質資源的收集、整理和鑒定1.種質資源調查和材料的收集 根據育種目標,重點調查和收集全國各主要產區的野生和栽培頭花蓼原始材料。深入貴州、云南、四川、重慶、廣西等頭花蓼主產區進行野生種源實地調查采集,收集不...[繼續閱讀]
(一)原種培育1.原種圃的選擇 經篩選出的施秉種源,對土壤類型及環境有較強的適應性。為保證培植原種的種性,防止生物混雜和人為混雜,選擇遠離頭花蓼種植區域并且無野生同屬近緣植物的地域,以向陽、通風、水源有保障的黃色壤...[繼續閱讀]
1.種子采收方法與時間的對比研究 2005年,威門藥業對盤縣盤關鎮、羊場鄉采集的頭花蓼種子(采收果序,曬干脫粒)作了發芽實驗,結果發芽率都較低,分別為28.5%和23.0%,認為這可能與采收方法不對有關。因為在頭花蓼的資源調查中,觀察...[繼續閱讀]
2006年以來,再進一步結合生產實際,修訂完善了《頭花蓼種子繁育種苗企業內控質量標準(試行)》(Q/WM·THL·GAP·TS·0003),見表5-25。表5-25 頭花蓼種子繁育種苗企業內控質量標準(試行)注:以上各項指標為劃分頭花蓼種苗質量級別的依據。...[繼續閱讀]
經多年的實踐證明,頭花蓼播種育苗時間應在春季2月下旬至3月上旬,過晚會導致移栽時間推后,影響產量。但由于2~3月的室外溫度較低,大田露地育苗往往不能保證其在4月底至5月初移栽,而大棚內育苗法和大田拱棚育苗法(大棚育苗可...[繼續閱讀]
頭花蓼現以有性繁殖(種子繁殖)為主,但也可無性繁殖育苗;經實踐表明,以扦插繁殖效果為佳。下面僅將其關鍵技術要點予以簡介。(一)插條的選擇在頭花蓼良種繁育基地,應選擇優良健康、無病蟲害的植株為扦插條的來源。(二)插條的...[繼續閱讀]
(一)地形地貌根據野外調查,平地、緩坡、陡坡、巖石縫隙、墻壁、堡坎壁等地都發現有頭花蓼,這說明頭花蓼的生長對地形的要求不是很嚴格,但為了能便于進行正常的農業技術操作,要選擇緩坡或平地作為頭花蓼規范化種植地。同時...[繼續閱讀]
(一)起苗時間4月下旬至5月中旬。(二)起苗方法1.大棚或大田拱棚繁殖的苗床苗 移栽前1天將苗床噴透水,第2天選取符合種苗質量標準的種子繁殖苗,用手的拇、食、中3指捏住苗基部,一一將苗輕輕拔起,每100株用水泡軟的稻草捆成一把...[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