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醫學知識 > 中醫內科臨床診療 > 列表
    中醫內科臨床診療 共有 920 個詞條內容

    前言

        本指南按照GB/T 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本指南由中華中醫藥學會提出并歸口。本指南主要起草單位: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天津中醫藥大學...[繼續閱讀]

    中醫內科臨床診療

    引言

        本指南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立項的“2014年中醫藥部門公共衛生服務補助資金中醫藥標準制修訂項目”之一,項目負責部門為中華中醫藥學會,在中醫臨床指南制修訂專家總指導組和中醫消化科專家指導組的指導、監督下實施。制訂過...[繼續閱讀]

    中醫內科臨床診療

    1 范圍

        本指南提出了功能性腹脹的診斷、辨證論治、外治法、預防與調護的建議。本指南適用于18周歲以上功能性腹脹人群的診斷和防治。本指南適于脾胃科、中醫科醫師及相關科室臨床醫師使用。...[繼續閱讀]

    中醫內科臨床診療

    2.1 功能性腹脹

        是患者主觀感覺到在胃脘以下、恥骨毛際以上部位反復出現脹滿不適、壓迫感及氣體堵脹感等癥狀和(或)肉眼可看到腹部膨隆,所涉及的臟腑主要有脾胃、大腸、小腸、肝、腎,亦與肺相關[1]。病因主要為外感六淫、素體脾虛、久病體...[繼續閱讀]

    中醫內科臨床診療

    3.1 西醫診斷

        3.1.1 診斷標準功能性腹脹的西醫診斷參照《功能性胃腸?、粼\斷標準》[8],功能性腹脹的診斷需符合病程至少在6個月以上,近3個月內平均每周至少有1天反復出現以腹部脹滿為主要不適感覺和(或)肉眼可看到腹部膨隆,同時沒有足夠的...[繼續閱讀]

    中醫內科臨床診療

    3.2 中醫診斷

        3.2.1 病名診斷功能性腹脹多屬中醫的“腹脹”“腹滿”等范疇,是指以胃脘以下、恥骨毛際以上存在脹滿感、壓迫感和氣體堵脹感為主要臨床表現和(或)肉眼可看到腹部膨隆的病證,常伴有食欲減退、噯氣、腸鳴、大便溏薄或秘結等...[繼續閱讀]

    中醫內科臨床診療

    3.3 鑒別診斷

        3.3.1 痞滿痞滿是指以自覺心下痞塞,胸膈脹滿,觸之無形,按之柔軟,壓之不痛為主要癥狀的病證,心下即胃脘部。3.3.2 腹痛腹痛是指胃脘以下、恥骨毛際以上部位發生疼痛為主癥的病證。3.3.3 積聚積聚是腹內結塊,或痛或脹的病證。...[繼續閱讀]

    中醫內科臨床診療

    4.1 分型論治

        4.1.1 飲食停滯證病機:食積內停,氣機不暢。治法:消食導滯,理氣和胃。推薦方藥1:枳實導滯丸(《內外傷辨惑論》)加減(證據級別:Ⅲ;推薦級別:D)。常用藥:大黃、枳實、神曲、茯苓、黃芩、黃連、白術、澤瀉等。推薦方藥2:保和丸(《丹...[繼續閱讀]

    中醫內科臨床診療

    4.2 其他療法

        4.2.1 針刺、耳穴療法4.2.1.1 針刺療法主穴:下脘、氣海、神闕、天樞、太沖。配穴:內關、足三里、上巨虛、下巨虛。偏上腹脹者,主穴配內關、足三里;偏下腹脹者,主穴配上巨虛、下巨虛等[17-18]。實證者用瀉法,虛證者用補法,虛實夾...[繼續閱讀]

    中醫內科臨床診療

    4.3 預防與調護

        對于功能性腹脹的患者,要注意平時的起居和飲食習慣,做到進食有規律,有節制,不暴飲暴食,進食易消化、清淡的食物;同時注意調整自己的情志,保持最佳的心理狀態;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適當鍛煉,增強體質(證據級別:Ⅳ;推薦級別...[繼續閱讀]

    中醫內科臨床診療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久久www免费人咸|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久99久热只有精品国产15|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