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醫學知識 > 中醫針灸傳承 > 列表
    中醫針灸傳承 共有 156 個詞條內容

    三、郁證

        (一)診治經驗1.重用奇經穴郁證屬于情志失常一類的疾病,是神明錯亂的表現,腦為神明之府,故神不為腦主則亂也。程莘農強調,奇經八脈與郁證的關系比較大。第一,有多條經脈與腦發生直接或間接聯系,如《難經》曰:“督脈者,起于下...[繼續閱讀]

    中醫針灸傳承

    四、胃脘痛

        (一)診治經驗1.病位在胃,病機關聯肝脾程莘農認為,胃脘痛發病部位雖在于胃,但其病變機制卻與肝、脾、肺密切相關。因脾與胃互為表里,胃主受納及消化食物,脾主運化水谷精微,二者共同完成飲食的受納、運化和吸收的過程。其生理...[繼續閱讀]

    中醫針灸傳承

    五、耳聾

        (一)診治經驗1.首分虛實,強調鎮靜安神程莘農認為,耳聾的發生多因腎虛,腎虛是本,風火痰瘀是標,根本病機雖在腎,但與肝膽有密切關系。耳聾分虛實兩類,實證主要為肝膽火旺,閉阻清竅;虛證為肝腎陰虛,精不上承,髓海不足,竅失其養...[繼續閱讀]

    中醫針灸傳承

    六、氣癭

        (一)診治經驗1.虛實夾雜,平補平瀉雖然氣癭的臨床辨證以陰虛火旺、痰氣互結、氣陰兩虛多見,而根源在于肝郁氣滯,或氣滯化火傷陰,或氣滯痰凝、痰氣互結,若理氣則肝氣得舒,氣郁得解則火旺自清,凝痰得化,而運行有權則陰虛可滋。...[繼續閱讀]

    中醫針灸傳承

    七、膝關節痛

        (一)診治經驗1.扶正驅邪,從瘀論治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發生,其內因為肝、腎、脾等臟腑功能虛弱,如肝腎虧虛、筋脈失養,脾不健運、濕邪內生;其外因為風、寒、濕之邪雜至,合而為痹,或外傷勞損,損傷筋骨,氣滯血瘀等。程莘農指出病...[繼續閱讀]

    中醫針灸傳承

    八、消渴

        (一)診治經驗1.強調氣陰兩虛,不忘熱瘀程莘農認為,消渴雖涉及五臟六腑,而五臟之中以肺、脾、腎三臟為主,尤以腎為關鍵,其主要病機為氣陰兩虛,主要病邪為熱瘀,在選穴上以益陰清熱補氣為治療大法。2.常用處方基本處方:腎俞、關元...[繼續閱讀]

    中醫針灸傳承

    第五節 年譜

        1921年8月24日,程莘農院士出生于江蘇省淮陰市一個知識分子家庭。1928~1936年,學習書法,并隨父親程序生學習文化,涉獵諸多中醫書籍。1936~1939年,拜著名老中醫、溫熱病專家陸慕韓為師,隨其臨證學習內科和婦科。1939年9月~1946年5月...[繼續閱讀]

    中醫針灸傳承

    一、論著

        1.程莘農主譯.難經語釋[M].南京:江蘇省中醫進修學校,1956.2.北京中醫學院針灸教研組編(程莘農任組長).子午流注與靈龜八法[M].北京:北京中醫學院,1957.3.程莘農.難經概述[J].中醫雜志,1958(3):207-208.4.程莘農.簡明針灸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繼續閱讀]

    中醫針灸傳承

    二、作序

        程莘農作為針灸界的名醫、院士,許多著者邀請其作序,從序言中也可以探究其對針灸及相關理論的學術觀點。如在《中國經絡文獻通鑒》序中所說:“經絡理論……對人體生命科學乃至整個自然科學的研究都具有重大的科學價值?!?..[繼續閱讀]

    中醫針灸傳承

    三、建言獻策

        程莘農院士作為全國第六、七、八屆政協委員,他利用一切機會,不僅為針灸呼吁,同時還關注中醫、中藥;不僅關注中醫藥,還關注民族醫藥的發展;不僅為中醫研究院的發展而呼吁,還為全國各地中醫藥的發展而呼吁;不僅關注醫藥衛生事...[繼續閱讀]

    中醫針灸傳承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久久www免费人咸|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久99久热只有精品国产15|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