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冠狀動脈開口于升主動脈左后方的左冠竇內者占92%,另有8%開口于竇外。將左冠竇縱向三等分后,約88%左冠狀動脈開口于中1/3部分,其開口呈橫位的橢圓形,位置略高于右冠狀動脈開口(高2~4mm),開口直徑多在0.41~0.5cm之間(平均0.48cm),可...[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左冠狀動脈開口于升主動脈左后方的左冠竇內者占92%,另有8%開口于竇外。將左冠竇縱向三等分后,約88%左冠狀動脈開口于中1/3部分,其開口呈橫位的橢圓形,位置略高于右冠狀動脈開口(高2~4mm),開口直徑多在0.41~0.5cm之間(平均0.48cm),可...[繼續閱讀]
右冠狀動脈開口于升主動脈右前方的右冠竇內(約占94%),約有6%開口于竇外,將右冠竇縱向三等份后,約有90%開口于中1/3部分。其開口直徑范圍在0.20~0.70cm之間,多在0.41~0.50cm之間。右冠狀動脈開口距竇底的距離為8~26mm之間,其中65.2%在...[繼續閱讀]
盡管“優勢”這一術語,可能會產生某些誤解,但它一直被醫學文獻用來表示哪一側冠狀動脈供應室間隔和左室的隔面部分。室間隔的隔面是由后降支供應的,同時左室的其余隔面是由一個或多個左室后支供應血。右冠狀動脈優勢:右冠...[繼續閱讀]
通常圓錐動脈是右冠狀動脈的第一分支。然而,在約近半數的人類心臟中,圓錐支并不起源于冠狀動脈,而是另起源于冠狀動脈竇的冠狀動脈開口旁,其中絕大部分起自右冠狀動脈竇,少有起自左冠狀動脈竇者。因圓錐動脈單開口,且檢出...[繼續閱讀]
竇房結動脈48%~65%起自右冠狀動脈近端,35%~42%起自左回旋支,亦有雙重發出者。竇房結動脈是供應左、右心房的主要血管。不論其開口于右冠狀動脈還是左回旋支,都有一開口于對側的小的心房支與之相連,這個心房支通常稱做左(或右...[繼續閱讀]
房室結動脈大多起自右冠狀動脈,約占90.61%,起自左冠狀動脈者占8.41%,左、右同時發出者僅占0.97%。通常為一支,雙支者僅占3.2%,有時尚可闕如。平均直徑為1.5mm,最粗可達3.0mm。房室結動脈通常是由占優勢的右冠狀動脈或左回旋支到達心...[繼續閱讀]
在大部分右冠狀動脈優勢的病人,后降支起自后十字交叉(約占68.8%)或其附近(約29%),然后沿左室間溝向前(心前部)走行,供應室間隔的隔面部分。大系列的冠狀動脈造影資料證實,在右冠狀動脈優勢者中,有23%的人后降支起源有明顯的解剖...[繼續閱讀]
大約有2%人類心臟中存在左主干短小或闕如。左主干短小是指左冠狀動脈開口后1~2mm即分為前降支和左回旋支。左主干的闕如可見兩種情況:一是左冠狀動脈開口后立即分為前降支和左回旋支,即前降支與左回旋支共開口于左冠竇;二...[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