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醫學知識 > 麻醉及疼痛 > 列表
    麻醉及疼痛 共有 113 個詞條內容

    一、概述

        吸入全身麻醉藥應用方便,能通過臨床征象和呼氣末濃度監測判斷其效應,因而廣泛用于全身麻醉。(一)吸入麻醉藥發展簡史1.早期臨床應用的吸入麻醉藥包括雙乙烷、環丙烷等易燃氣體,氟化學研究和工業的進步促進了氟化吸入麻醉藥...[繼續閱讀]

    麻醉及疼痛

    二、肺泡最低有效濃度

        1.肺泡氣最低有效濃度(MAC)是指一個大氣壓下,使50%受試對象對傷害性刺激無體動反應時,肺泡氣中該吸入麻醉藥的濃度(與注射藥物的ED20類似)。MAC是衡量麻醉效能強度的指標。臨床中常用1.2~1.3MAC維持麻醉,以防止切皮刺激時患者發生...[繼續閱讀]

    麻醉及疼痛

    三、吸入麻醉藥藥物代謝動力學

        藥物藥理學通常分為藥物效應動力學(主要研究藥物如何作用于機體)和藥物代謝動力學(主要研究機體如何處置藥物)。藥物代謝動力學分為4個階段: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消除)。(一)吸入麻醉藥的特點1.吸入麻醉藥的特點有起效快...[繼續閱讀]

    麻醉及疼痛

    四、吸入麻醉藥副作用

        (一)對中樞神經系統的影響1.目前常用吸入麻醉藥對腦代謝率、腦電圖、腦血流量和腦血流自主調節功能的影響相似。(1)目前常用的吸入麻醉藥中,氟烷是作用最強的腦血管舒張劑。盡管伴隨腦代謝率降低,吸入麻醉藥仍可引起劑量依...[繼續閱讀]

    麻醉及疼痛

    五、臨床常用吸入麻醉藥

        (一)恩氟烷恩氟烷(enflurane,安氟醚),1963年由Terrell合成后,于20世紀70年代應用于臨床。目前在世界上已得到廣泛應用。1.理化性質恩氟烷是一種鹵化甲基乙烷,為異氟烷的異構體?;瘜W性質穩定,臨床使用濃度不燃不爆,無刺激性氣味。2...[繼續閱讀]

    麻醉及疼痛

    一、靜脈麻醉藥的一般藥理學

        (一)藥物代謝動力學1.靜脈麻醉藥的主要藥理作用是產生劑量依賴性CNS抑制(量效曲線dose-response),表現為鎮靜和催眠。2.獲得穩態血藥濃度(steady-stateplasmaconcentration)時,可以認為血藥濃度與受體作用部位藥物濃度達到平衡。(1)靜脈麻醉藥...[繼續閱讀]

    麻醉及疼痛

    二、苯二氮䓬類及其拮抗藥

        苯二氮䓬類藥物具有抗焦慮、鎮靜和遺忘特性,臨床麻醉中主要用做術前用藥、靜脈復合麻醉以及局部麻醉的復合用藥。臨床中常用的苯二氮䓬類藥物有地西泮(diazepam)、咪達唑侖(midazolam)和其拮抗劑氟馬西尼(flumazenil)。(一)苯...[繼續閱讀]

    麻醉及疼痛

    三、巴比妥類藥物

        巴比妥類藥主要產生中樞神經系統抑制作用,小劑量鎮靜,中劑量催眠,大劑量抗驚厥或引起麻醉,過量則呈呼吸、循環抑制狀態。硫噴妥鈉、硫戊巴比妥鈉和甲己炔巴比妥均為巴比妥類藥物。硫噴妥鈉(thiopental)和硫戊巴比妥鈉(thiamyla...[繼續閱讀]

    麻醉及疼痛

    四、丙泊酚

        丙泊酚(propofol)又名異丙酚,因其起效迅速、作用時間短,蘇醒快而完全,持續輸注無蓄積等特點,是目前最常用的靜脈麻醉藥。(一)理化性質丙泊酚為一種烷基酚化合物,不溶于水,具有高度脂溶性。丙泊酚溶液中含有1%(W/V)丙泊酚、10%大豆...[繼續閱讀]

    麻醉及疼痛

    五、依托咪酯

        依托咪酯(etomidate)為非巴比妥類靜脈麻醉藥,具有麻醉效能強、起效快、作用時間短、血流動力學穩定、呼吸抑制小、蘇醒迅速的特點,被廣泛應用于麻醉誘導、維持和患者鎮靜。(一)理化性質依托咪酯是一種羥化咪唑,僅其右旋異構體...[繼續閱讀]

    麻醉及疼痛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久久www免费人咸|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久99久热只有精品国产15|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