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病毒屬腺病毒科腺病毒屬。因其可引起咽結膜炎,又稱腺、咽、結膜炎病毒(簡稱APC病毒),為雙鏈DNA病毒。結構復雜,外面為20面體病毒殼,直徑70~80nm,由252個病毒蛋白殼子粒所組成,其中240個已知是六鄰粒,排列成六角形,六鄰粒周圍有...[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腺病毒屬腺病毒科腺病毒屬。因其可引起咽結膜炎,又稱腺、咽、結膜炎病毒(簡稱APC病毒),為雙鏈DNA病毒。結構復雜,外面為20面體病毒殼,直徑70~80nm,由252個病毒蛋白殼子粒所組成,其中240個已知是六鄰粒,排列成六角形,六鄰粒周圍有...[繼續閱讀]
人日冕病毒屬日冕病毒屬,圓形或橢圓形,直徑80~120nm,外周有梨狀突起,突起長20nm,底部較小,外端較大,約10nm,突起之間有較大間隙,其形似日冕或皇冠,故稱人日冕病毒或冠狀病毒。不耐乙醚和酸,有血凝現象,而無血細胞吸附作用,無溶血...[繼續閱讀]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兒童常見傳染病之一。臨床特征為發熱、上呼吸道炎癥、頰粘膜麻疹粘膜斑及全身斑丘疹,以往其發病率及病死率幾占傳染病的首位或次位。1963~1965年國內外廣泛接種活疫苗以來,已有力地控制了麻疹的流行...[繼續閱讀]
風疹是風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傳染病。通常癥狀很輕,預后也好,但孕婦在妊娠頭3個月內感染則易致胎兒先天性畸形。風疹病毒屬披蓋病毒(togavirus),呈球形,直徑約60nm;含單股核糖核酸,外層為脂蛋白包膜,膜上含血凝素抗原。僅有一...[繼續閱讀]
幼兒急疹又名嬰兒玫瑰疹,是嬰幼兒時期常見的出疹性熱病。國外曾用本病患兒發熱第3日及出疹第1日的血清或咽漱液,經除菌過濾后接種于易感嬰兒和猴;6~9日后接種者發生本病典型的臨床表現,說明本病的病原體是一種病毒,但迄今...[繼續閱讀]
天花是天花病毒引起的烈性傳染病,傳染性強,病情重,病死率高。主要表現為嚴重的病毒血癥;皮膚成批出現斑疹、丘疹、皰疹、膿皰,最后結痂、脫痂、遺留瘢痕。世界衛生組織于1980年宣布“天花已在全球徹底消滅”,這是人類保健史...[繼續閱讀]
種痘是將痘苗接種人體以獲得對天花免疫力的方法。我國早在宋真宗時代(998~1002年),即發明了人痘接種法,將干燥的天花痂皮粉吹入兒童鼻中,達到自動免疫的目的。1796年英國琴納(Jenner)試用牛痘接種法獲得成功。接種用的痘苗有3種...[繼續閱讀]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aricella-zostervirus簡稱V-Z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全身癥狀輕微,以皮膚粘膜分批出現斑疹、丘疹、皰疹和結痂為特征。V-Z病毒屬皰疹病毒。電鏡下略呈球形,直徑150~200nm,中心為脫氧核糖核酸和20面立體對稱...[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