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醫學知識 > 動態心電圖 > 列表
    動態心電圖 共有 317 個詞條內容

    一、概述

        動態心電圖系美國物理學家NormanJefferisHolter于1957年發明的,故又稱Holter心電圖(Holterelectrocardiogram或HolterECG),簡稱為Holter。也可稱為Holter監測(Holtermonitoring)、長時間心電圖(long-termelectrocardiogram)、連續動態心電圖等。目前,國內外對其名稱...[繼續閱讀]

    動態心電圖

    1.蛙試驗啟蒙與生物磁學問世

        1936年,正在加利福尼亞大學卡羅爾學院攻讀文學學士期間,N.J.Holter就開始了生物電學技術的初始研究,協助LawrenceDetricr博士進行青蛙肌肉實驗。1791年,著名的意大利科學家LuigiGalvani發表了在蛙肌和蛙心上電現象的研究成果,對現代心臟電...[繼續閱讀]

    動態心電圖

    2.遙測技術

        對于生物磁學的研究得到了這樣一種方法,即在不接觸的情況下,用物理學的效應研究一個活的生物體,通過磁學或電學手段對遠距離的目標進行研究。離體組織生物磁學研究的成果,促使研究人員應用相似的方法對隨意走動、任意活動...[繼續閱讀]

    動態心電圖

    3.無線電心電圖

        無線電心電圖的發展可分成三個階段。(1)無線電心電圖初始階段1947年,N.J.Holter與J.A.Gengerelli應用無線電遙感遙測技術首次成功記錄了一名正在活動中的男孩的腦電圖。第一臺背負式無線電發射器體積龐大,重達38.56kg(85磅),經背架捆綁...[繼續閱讀]

    動態心電圖

    4.動態心電圖

        動態心電圖又稱Holter心電圖,也有人稱Holter檢查。Holter技術的發明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生物磁學的發現,是N.J.Holter1933~1939年研究的成果。他證實了生物的脈沖信號可以產生磁場,并可以發送及接受。第二階段是無線電心電圖...[繼續閱讀]

    動態心電圖

    (二)發展史

        動態心電圖的發展史是經歷了近半個世紀誕生、發展,趨于完善的歷史。1957年美國物理學家N.J.Holter首創連續記錄生物電的技術,即Holter技術,開發出第一代動態心電圖。1961年推出了具有臨床實用性的動態心電圖儀,當時只有1個監測導聯...[繼續閱讀]

    動態心電圖

    一、申請預約

        由臨床各科室醫師根據臨床需要對病人提出申請進行Holter監測,填寫Holter監測申請單。內容包括:姓名、性別、年齡、門診號、住院號、動態心電圖號、超聲心動圖檢查結果、冠狀動脈造影所見、臨床診斷、用藥情況等,醫師署名,寫明...[繼續閱讀]

    動態心電圖

    二、心電醫技人員職責

        Holter監測技術復雜,必須經過專門的技術培訓,有3年以上常規心電圖工作經驗的醫技人員才能上崗,醫技人員要以高度負責的精神,滿腔熱情地工作。Holter儀器由專人負責,一人身兼數職者,很難做好這項工作。在接收到Holter檢查申請單以...[繼續閱讀]

    動態心電圖

    三、患者的注意事項

        佩戴上Holter記錄器以后,日常生活不受限制,但應注意以下幾點。1.填寫完整的Holter監測記錄單,記錄下活動的地方、所處的狀態、有無癥狀、發生時間及持續時間和所采取的措施。從幾時幾分至幾時幾分,不要有時間上的中斷。無癥狀...[繼續閱讀]

    動態心電圖

    五、資料保存

        將動態心電圖信息包括臨床診斷和動態心電圖診斷的各項內容與網絡連接在一起,供隨時查閱。將打印出來的動態心電圖報告按檢查日期依次排隊,序號由小到大進行排列,編號裝入檔案袋中管理起來,作為臨床科研工作最重要的心電資...[繼續閱讀]

    動態心電圖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久久www免费人咸|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久99久热只有精品国产15|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