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X線放射診斷是臨床X線應用最為廣泛的領域之一,其應用X線通過人體后在透視熒光屏或照片上顯示正常和異常的影像。X線是一種波長很短的電磁波,診斷上使用的X線波長為0.08~0.31埃(埃A=10-8cm)。在醫學上主要使用X線的穿透性、熒...[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胸部X線放射診斷是臨床X線應用最為廣泛的領域之一,其應用X線通過人體后在透視熒光屏或照片上顯示正常和異常的影像。X線是一種波長很短的電磁波,診斷上使用的X線波長為0.08~0.31埃(埃A=10-8cm)。在醫學上主要使用X線的穿透性、熒...[繼續閱讀]
電子計算機體層攝影(computedtomography,簡稱CT)是影像智能化的典型代表,其為新的影像技術的開發開闊了視野。CT具有高的密度分辨率,其對灰階的分辨能力比普通X線照片高10~20倍。它能準確測出某一平面內各種不同組織之間的放射衰減...[繼續閱讀]
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是利用原子核在磁場內共振原理而產生影像的一種新的診斷方法,為非射線成像,是無創傷性檢查方法之一。自80年代應用于臨床后,其檢查技術發展非常迅速且日臻完善,成為影像診斷學中重要的方...[繼續閱讀]
放射性核素檢查(radionuclideexamination)用放射性核素及其標記化合物對疾病進行診斷和研究的一類方法。其主要包括三大類:臟器功能測定、競爭放射分析及放射性核素顯像。臟器功能測定主要用于心肌及腎臟功能檢查。放射性核素顯像...[繼續閱讀]
使用18-氟-2脫氧葡萄糖(18F-2-FDG)作為標記底物的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儀(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PET-CT)是近年來腫瘤影像學的重大進展。它是放射核素掃描和X線影像學檢查的有力結合。CT檢查提高了核素檢查的定位準確性,核素掃描...[繼續閱讀]
在胸部疾病診斷中各種影像相互印證、互相補充以增加影像信息,無疑可提高影像診斷效價。胸部X線攝片簡單易行是胸部疾病影像診斷的基礎。胸片對于較常見的基本影像,如肺內球形病灶,肺段、肺葉陰影,肺門腫塊,縱隔腫塊的顯示...[繼續閱讀]
(1)胸壁軟組織在正位胸片上,可見到胸壁軟組織及胸部附屬結構的投影,這些結構在肺野中的投影可與病變形態混淆。由上至下,這些常見的能在肺野內形成投影的軟組織結構包括胸鎖乳突肌、第二肋骨伴影、鎖骨上皮膚皺褶、胸大肌...[繼續閱讀]
肺是胸片檢查的重點內容,在非病理狀態下為含氣的透光結構,與鄰近周圍結構對比明顯。在組織學上肺主要分為肺實質及肺間質部分。在X線片上其包括肺紋理、肺門結構、肺野及骨性胸廓結構。(1)肺野是含氣的肺在胸片上形成的透...[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