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醫學知識 > 消化內科臨床醫囑 > 列表
    消化內科臨床醫囑 共有 87 個詞條內容

    胃食管反流病(GERD)

        長期醫囑臨時醫囑消化內科常規護理三級護理軟食奧美拉唑20mgpoqd或埃美索拉唑40mgpoqd多潘立酮10mgpotid或莫沙比利5mgpotid血常規心電圖食管測壓24小時食管pH監測胃鏡檢查食管下段黏膜活檢(必要時)說明1.改變生活方式:戒煙節酒,避免進...[繼續閱讀]

    消化內科臨床醫囑

    非特異性食管炎

        門診醫囑1.改變不良生活習慣:戒煙節酒,避免刺激性飲食。2.某些藥物的服用,如阿侖膦酸鈉、氯化鉀、非甾體抗炎藥、羥基芐青霉素等,應該用足量的水送服,并避免立即臥床。3.軟食或半流質飲食。4.用藥選擇:多潘立酮10mg,口服,每天...[繼續閱讀]

    消化內科臨床醫囑

    腐蝕性食管炎

        說明1.無穿孔患者:首先予以溫水漱口;仍能吞咽者,給予雞蛋清或植物油口服。靜脈補足體液需要量。2.2~3周后再度出現吞咽困難者,應作X線檢查,如存在狹窄,食管擴張術應在瘢痕狹窄形成的過程中盡早開始,但注意不宜過早,以免加重...[繼續閱讀]

    消化內科臨床醫囑

    放射性食管炎

        長期醫囑臨時醫囑消化內科常規護理二級護理軟食潑尼松30mgpoqd奧美拉唑20mgpoqd人脾免疫核糖核苷酸2mlimqd曲馬多100mgimprn血常規肝腎功能胃鏡檢查說明1.對癥治療:止吐,止血,鎮靜,預防感染。應予以高熱量、高蛋白質、高維生素易消化...[繼續閱讀]

    消化內科臨床醫囑

    表皮剝脫性食管炎

        說明1.本病屬鱗狀上皮細胞疾病,表現為大皰性表皮剝脫性營養障礙性變化,可演變為食管潰瘍,繼而形成瘢痕,臨床表現為吞咽障礙。2.本病潰瘍期按上述醫囑治療,瘢痕期予以半流質飲食及食管擴張術,嚴重狹窄者可行手術治療。3.質子...[繼續閱讀]

    消化內科臨床醫囑

    病毒性食管炎

        說明病毒性食管炎多數患者預后良好,常能自愈,主要是對癥治療,避免一些促發因素,如控制全身病毒感染,改善全身免疫功能,慎用或減少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等。阿昔洛韋療程一般為1周,質子泵抑制劑(PPI)適用于潰瘍期治療,療程為2~...[繼續閱讀]

    消化內科臨床醫囑

    化膿性食管炎

        說明1.化膿性食管炎是由于異物、機械、穿孔或破裂等原因造成食管壁損傷引起的,病變廣泛者可能造成死亡,需積極治療,診斷明確應及早應用強力的抗生素治療。2.膿腫明顯者應經內鏡穿刺引流,如感染有擴散跡象侵及氣管或縱隔,應...[繼續閱讀]

    消化內科臨床醫囑

    嗜酸粒細胞性食管炎

        長期醫囑臨時醫囑消化內科常規護理二級護理軟食奧美拉唑20mgpoqd潑尼松30mgpoqd血常規胃鏡檢查食管活體組織檢查食管吞鋇X線檢查24小時食管pH監測食管測壓查過敏原說明1.嗜酸粒細胞性食管炎是一種以食管壁嗜酸粒細胞浸潤為特征的...[繼續閱讀]

    消化內科臨床醫囑

    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

        說明1.急診搶救后應入重癥監護室治療。注意患者氣道通暢,擴容應迅速而謹慎,目標為維持血流動力學的穩定和血紅蛋白接近80g/L。過多擴容會引起再出血和增加病死率。應避免過多應用氯化鈉溶液,因其不但可促進再次出血,也可加重...[繼續閱讀]

    消化內科臨床醫囑

    食管異物(內鏡下取異物)

        長期醫囑臨時醫囑消化內科常規護理一級護理血常規凝血常規續表說明1.異物不大,非尖銳性,可保守治療1~2天,若癥狀改善,復查食管X線,陰性者不再行胃鏡檢查,若癥狀不改善,立即行胃鏡檢查,有異物同時取出。2.異物較大,癥狀明顯...[繼續閱讀]

    消化內科臨床醫囑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久久www免费人咸|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久99久热只有精品国产15|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