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醫學知識 > 胸心血管外科 > 列表
    胸心血管外科 共有 171 個詞條內容

    一、心電圖產生原理

        心臟機械收縮之前,先產生電激動,心房和心室的電激動可經人體組織傳到體表。心電圖(ECG)是利用心電圖機從體表記錄心臟每一心動周期所產生電活動變化的曲線圖形。心肌細胞在靜息狀態時,膜外排列正電荷,膜內排列同等比例負電...[繼續閱讀]

    胸心血管外科

    二、心電圖各波段命名

        正常心電活動始于竇房結,興奮心房的同時經結間束傳導至房室結,然后循希氏束到左右束支,再到浦肯野纖維順序傳導,最后興奮心室。這種先后有序的電傳導可引起一系列電位改變,形成了心電圖上的相對應波段圖。P波反映心房的除...[繼續閱讀]

    胸心血管外科

    三、正常導聯軸、平均電軸和鐘向轉位

        (一)導聯軸導聯正負兩極之間的假想連線,稱為導聯軸。導聯軸的方向和電偶一樣,由導聯的負極指向正極。電極位置和連接方法不同,可組成不同的導聯。1.標準導聯的導聯軸 等邊三角形的3個頂點,R、L、F分別代表右上肢,左上肢、左...[繼續閱讀]

    胸心血管外科

    四、正常心電圖

        (一)心率的測量心律規則者用P-P或R-R間隔時間(s)除60,即為心率(次/分,即BPM)。心率(BPM)=對心律不規則者,從任何一個P波或R波為起點,連續計算3s或6s內所包括的P波或R波數(起始P波或R波不計入),乘以20或10,便得出心率(BPM)。(二)波形分析1...[繼續閱讀]

    胸心血管外科

    一、房室肥大

        (一)左房肥大1.PⅠ、Ⅱ、aVL增寬(>0.11s)。2.P波常呈雙峰型(峰間距≥0.04s)。3.PV1呈雙向,其電壓算術和>0.2mV,PTFV1≤-0.04mV.s。(二)右房肥大1.PⅡ、Ⅲ、aVF高尖,電壓≥0.25mV。2.PV1、V2、直立,電壓>0.15mV;PV1雙向,電壓算術和>2.0mV。(三)雙...[繼續閱讀]

    胸心血管外科

    二、心肌梗死

        (一)心肌梗死心電圖的分期心肌梗死的主要心電圖表現是,在相應導聯上出現病理性Q波或QS波,伴有ST段升高(呈單向曲線)及T波倒置,ST-T呈規律性演變。心肌梗死的心電圖分期,通常根據心電圖的演變規律分為4期:1.早期(超急期) 由于心...[繼續閱讀]

    胸心血管外科

    三、心內膜下心肌梗死

        除aVR外,多數導聯中出現持久的(超過24h)缺血型ST段下移及T波對稱倒置,伴有心肌梗死的臨床表現與酶學檢查異常。少數病例只出現對稱倒置的冠狀T波,此倒置T波呈規律性演變,即T波倒置逐漸增深,以后在數周或數月內又逐漸變淺直至恢...[繼續閱讀]

    胸心血管外科

    四、冠狀動脈供血不足

        (一)慢性冠狀動脈供血不足慢性冠脈供血不足的主要心電圖改變有:1.缺血型S-T段下移。2.T波低平、雙向或倒置(有時可呈冠狀T波)。3.QRS-T夾角增大,表現為TV1>TV5,TⅡ>TⅠ4.U波倒置。5.Q-T間期延長。6.心律失常,如早搏、并行心律、房顫...[繼續閱讀]

    胸心血管外科

    五、先天性心臟病

        (一)動脈導管未閉若導管管徑小,心電圖多無異常。若導管管徑大,左向右分流量增大,則多出現左室肥大圖形;伴有肺動脈高壓時,則出現雙室肥大或呈單純右室肥大圖形。少數可出現右束支阻滯圖形。(二)房間隔缺損1.呈不完全性(少數...[繼續閱讀]

    胸心血管外科

    六、后天性心臟病

        (一)風濕性心臟病1.二尖瓣關閉不全 輕度二尖瓣關閉不全,心電圖大多正?;虼笾抡?。病變發展至一定階段后,多顯示左室肥大圖形及電軸左偏。部分病例可出現不典型的二尖瓣型P波。2.二尖瓣狹窄 輕度二尖瓣狹窄或病程較短者...[繼續閱讀]

    胸心血管外科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久久www免费人咸|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久99久热只有精品国产15|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