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骨折本身的直接解剖變化,是診斷骨折最有價值的依據,其表現有以下幾點:(一)密度減低的線形影此類骨折最為多見(圖1-1-1)。圖1-1-1男,14歲。右小腿外傷2天,疼痛加重。X線顯示:a.右脛腓骨正側位:右脛骨下端松質骨內,可見縱形偏斜...[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反映骨折本身的直接解剖變化,是診斷骨折最有價值的依據,其表現有以下幾點:(一)密度減低的線形影此類骨折最為多見(圖1-1-1)。圖1-1-1男,14歲。右小腿外傷2天,疼痛加重。X線顯示:a.右脛腓骨正側位:右脛骨下端松質骨內,可見縱形偏斜...[繼續閱讀]
在骨折處相應部位的軟組織變化和骨與關節正常畫線和角度的改變。(一)腫脹和血腫在肢體和頭部發現局部軟組織腫脹或血腫時,應在相應部位仔細尋找骨折的直接征象,當骨折涉及關節囊造成關節囊內積血,此時關節囊外脂肪層或脂肪...[繼續閱讀]
(一)骨折的有無明顯的骨折診斷不難,但在不少情況下,對確定有無骨折會遇到很大困難,但對骨折的診斷又不能模棱兩可,也不能似是而非,更不能用繼續觀察來拖延時間而耽誤治療,故對不能確定而有懷疑的病例,應立即加照其他位置或...[繼續閱讀]
(一)顱骨骨折占顱腦外傷病人中的1/3,常見的是線形骨折,表現為銳利、清楚而不光滑的透亮線,可一條或數條,也可分叉或呈星形放射,顱骨骨折線與血管壓跡和顱縫等鑒別,血管壓跡表現光滑、柔軟,有一定方向及位置。而顱縫呈鋸齒狀...[繼續閱讀]
(一)頸椎外傷的X線表現1.正常頸椎和頸部軟組織影像頸椎各椎體的正常排列關系(側位片):沿齒狀突的前面引一條直線向下經過各頸椎椎體前緣,向上延伸至枕骨大孔的前緣相遇;由環椎后弓的內緣引一條線向上延伸,則與枕骨大孔的后緣...[繼續閱讀]
(一)肱骨骨折1.肱骨大結節撕脫性骨折大結節可因肌腱牽引而分離(圖1-2-35)。有時肱骨頭的細微骨折常易漏診,對有可疑之處,應在電透下轉動患者加照點片,以明確診斷(圖1-2-36)。圖1-2-35男,61歲。左肩外傷,外院診斷為鎖骨骨折。X線顯示...[繼續閱讀]
(一)假骨折假骨折又稱為Looser線或Milkmen征,可見于軟骨病、佝僂病、畸形性骨炎、骨纖維營養不良、甲狀旁腺機能亢進等(圖1-2-97)。假骨折并不是骨折,而是一個帶狀骨質吸收區。所謂的“骨折線”為骨樣組織及纖維組織,是骨骼與負重...[繼續閱讀]
肩關節是球窩關節,它是全身關節中活動范圍最大、最靈活的關節,但關節盂較淺,關節囊薄弱松弛,容易因外傷而發生脫位。依其脫位后的部位可分為前脫位和后脫位兩種:肩關節前脫位:較常見,多因傳達暴力所引起。肱骨頭被外力推至...[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