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骶髂關節由骶骨和髂骨的耳狀面構成,關節面自后外斜向前內,在兒童關節面平坦,而成人則凸凹不平,使關節面嵌合十分緊密。關節囊緊張,有骶髂前后韌帶加強,關節后上方尚有骶髂骨間韌帶填充和連接。骶髂關節的特殊結構限制了其...[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1.骶髂關節由骶骨和髂骨的耳狀面構成,關節面自后外斜向前內,在兒童關節面平坦,而成人則凸凹不平,使關節面嵌合十分緊密。關節囊緊張,有骶髂前后韌帶加強,關節后上方尚有骶髂骨間韌帶填充和連接。骶髂關節的特殊結構限制了其...[繼續閱讀]
整個脊柱在生理狀態下,成人脊柱長約70cm,女性和老人稍短。從前面觀呈一條直線,從側面觀則有4個曲度,這4個彎曲是:頸前凸:第1頸椎至第2胸椎;胸后凸:第3胸椎至第12胸椎;腰前凸:第1腰椎~第5腰椎;骶后凸:位于骶骨。通常的資料表明...[繼續閱讀]
椎管是一骨纖維性管道,由各椎骨的椎孔借連接結構組成,上通過枕骨大孔與顱腔相通,下骶管裂孔而終,其內容物包括脊髓、脊髓被膜、脊神經根、血管及結締組織等。椎管前壁由椎體后面、椎間盤后緣和后縱韌帶構成,后壁則為椎板、...[繼續閱讀]
脊髓位于椎管中央,呈長橢圓形,男性長42~45cm,女性長40~42cm。其上端由胸12以下逐漸變細,叫脊髓圓錐。圓錐尖端伸出一條細長的索條,稱終絲,其周圍有腰骶神經伴行,稱為馬尾。脊髓全長粗細不等,在頸部和腰部兩處膨大,頸膨大位于頸...[繼續閱讀]
(一)脊神經脊神經共31對,即頸神經8對、胸神經12對、腰神經5對,骶神經5對和尾神經1對。每對神經均以前后根與脊髓相連,前、后根在椎間孔附近合成脊神經,經椎間孔離開椎管。當構成椎間孔前壁的椎體后緣增生(在頸椎特別是鉤突增...[繼續閱讀]
1.豎脊肌也稱骶棘肌,是一對強大的縱肌,位于脊柱棘突的兩側,下端以總腱起自骶骨背面、骶嵴后部、下部胸椎和全部腰椎棘突以及胸腰筋膜,向上分為3組即內側的棘肌、外側的髂肋肌和中間的最長肌,分別抵止于肋骨、椎骨的橫突、棘...[繼續閱讀]
在頸背部有頭后小直肌、頭上斜肌、頭側直肌和頭前直肌。前兩者由頸1后支支配,而后兩者由頸1前支支配。還有頭后大直肌和頭下斜肌,是由頸1、頸2后支支配。此6塊小深肌對枕寰、寰樞關節穩定性有重要意義。頸1損害(寰枕移位)...[繼續閱讀]
三角肌是由頸5~頸6的腋神經支配,作用使臂外展。肱二頭肌是由頸5~頸7的肌皮神經支配,作用屈肘、前臂旋前。肱三頭肌是由頸6~頸8的橈神經支配,作用伸肘。肱橈肌是由頸6~頸8的橈神經支配,作用屈前臂并稍旋后。指伸總肌是由...[繼續閱讀]
背闊肌是由頸7~頸8神經支配,作用內收、內旋和伸肩關節。腰方肌是由腰1~腰3肌支配,作用側屈腰椎。髂肌是由腰1~腰3神經支配,作用屈及外旋髖關節,下肢固定時使骨盆前傾和軀干前屈。腰大肌是由腰1~腰3神經支配,屈及外旋髖關...[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