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頸椎(也稱寰樞椎)骨折脫位多見于高處墜落傷和交通事故。上頸椎椎管內為延髓與頸髓的移行部位,骨折脫位可導致四肢癱瘓和呼吸、心跳驟停等嚴重后果。由于上頸椎的局部解剖結構復雜和特殊性生理功能要求,長期以來上頸椎骨...[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上頸椎(也稱寰樞椎)骨折脫位多見于高處墜落傷和交通事故。上頸椎椎管內為延髓與頸髓的移行部位,骨折脫位可導致四肢癱瘓和呼吸、心跳驟停等嚴重后果。由于上頸椎的局部解剖結構復雜和特殊性生理功能要求,長期以來上頸椎骨...[繼續閱讀]
一、發病情況寰椎骨折(fractureofatlas)占急性頸椎骨折的2%~4%。近年來發病率有所上升,大多數為兩處或多處前后弓骨折,44%的寰椎骨折合并有樞椎骨折。Jefferson報道了4例寰椎椎弓骨折,并對文獻進行后顧,最早地開始系統研究寰椎骨折并...[繼續閱讀]
20世紀以來,隨著重大交通事故發生率的增加和影像學技術的進步,使得對齒狀突骨折的認識也不斷深入,文獻報道齒狀突骨折的不融合率為5%~63%,爭論的焦點在于齒狀突骨折處理的方法及其預后。一、解剖特點(1)發育特點齒突的骨化開...[繼續閱讀]
一、歷史發展自公元10世紀開始,絞刑進入西方社會,是理想的處死犯人的刑法。經過一系列的改進,絞刑終于可以使犯人在不發生掙扎的情況下致死,但是也有不滿意的情況。1866年Reveren和Haughton在醫學書刊中最早描述Hangman骨折發生脊髓...[繼續閱讀]
一、解剖要點橫韌帶附著于寰椎兩側塊前方,并與其前弓共同構成骨纖維結構,包繞并限制齒突過度活動,保持寰樞椎穩定。二、損傷機制頭部突然屈曲或寰椎爆裂骨折。三、診斷與臨床表現(1)臨床表現主要取決于橫韌帶損傷的嚴重程...[繼續閱讀]
一、定義和臨床解剖要點1.定義寰樞關節在外傷或者其他因素的作用下出現骨或韌帶結構斷裂,使關節的活動范圍超過正常限度,即稱為寰樞關節脫位。絕大多數病例是由外傷造成,少部分是由先天性畸形(如游離齒突)、炎癥(如類風濕關...[繼續閱讀]
一、定義創傷造成的寰樞關節脫位如果病程很長,在關節脫位的位置上軟組織攣縮,此時即使采用大重量顱骨牽引也不能復位,即成為難復性寰樞關節脫位。絕大多數難復性寰樞關節脫位都是寰椎前脫位。二、處理原則和適應證選擇1...[繼續閱讀]
1968年Wortzman首先報道此病,并將其命名為“寰樞關節旋轉脫位和固定”。目前認為寰樞椎旋轉半脫位是陳舊性脫位。一、發病機制1.解剖基礎由于側塊關節的上下關節面均為凸面,這使得寰樞關節的軸向旋轉范圍在脊柱所有關節中最大...[繼續閱讀]
一、發病情況下頸椎損傷發病率較上頸椎明顯多,且隨著高速公路、重大基建項目的快速發展,其發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趨勢。有統計數據顯示,成年人頸椎骨折的常見損傷原因為:汽車事故(37.9%)、墜落傷(26.4%)、潛泳傷(11.4%)、槍傷(4.1%)。...[繼續閱讀]
一、屈曲型楔形壓縮性骨折屈曲型楔形壓縮性骨折是下頸椎損傷較為常見的類型,在屈曲暴力伴有垂直壓縮外力的共同作用下,導致受力節段的椎體相互擠壓引起。(一)損傷機制和分度1)在屈曲暴力伴有垂直壓縮外力的共同作用下,上下...[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