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質量的定義質量最早是經濟學中一個專業術語,學界對于質量的定義大同小異。20世紀 60年代,美國著名質量管理專家朱蘭提出:“質量就是適用性(Fitness for use)”,認為“任何組織的基本任務就是提供能滿足用戶要求的產品”。日本質...[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1. 質量的定義質量最早是經濟學中一個專業術語,學界對于質量的定義大同小異。20世紀 60年代,美國著名質量管理專家朱蘭提出:“質量就是適用性(Fitness for use)”,認為“任何組織的基本任務就是提供能滿足用戶要求的產品”。日本質...[繼續閱讀]
在各種有關的研究生教育理論的文獻中,“教育質量”一詞總是頻繁出現,但是一直沒有形成一個明確的、科學的、統一的定義。國內外各界說法不一:瑞典學者胡森把教育質量定義為人們對教育機構培養學生知識能力提高的一種期望...[繼續閱讀]
研究生教育主要是指在本科之后學生繼續深造的一種教育形式,是培養單位對攻讀碩士、博士學位的研究生的培養過程,屬于高等教育里的高層次教育?!吨袊鴮W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戰略報告(2002—2010)》(以下簡稱《戰略報告》)對我國...[繼續閱讀]
“質量保障(quality assurance)”來源于20世紀50—60年代的西方企業界,在我國通常被譯為“質量保證”或“品質保證”,它原是制造業的質量管理用語,后來逐步擴展到服務業。質量保證的思想和實踐產生于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70年代末英...[繼續閱讀]
研究生教育質量保障的概念源于管理學領域。由于與企業管理相比,高等教育管理具有其特殊性,加之學界對研究生教育質量保障問題的研究歷史不長,因此目前還未對研究生教育質量保障的認識與理解達成統一。綜合已有的研究,可以...[繼續閱讀]
我國于1981年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開始設置以培養教學和科研人才為主的學術型學位,致力于培養系統掌握本學科基礎理論、專門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或研究人才。直到20世紀90年代初,為了加速培養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繼續閱讀]
關于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本質屬性,學界的觀點較多,綜合我國學者的研究,主要有職業性,專業性,知識發展性和獨特職業性,職業性、學術性和研究性,實踐性、職業性和綜合性,應用研究性等六種觀點。1. 職業性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較多...[繼續閱讀]
郭艷利認為,研究生教育質量保障體系是“跟研究生教育質量保障相關聯的研究生教育過程中各個保障要素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整體”,“它包括研究生教育外部質量保障體系和內部質量保障體系”。所以,研究生教育質量保障...[繼續閱讀]
質量保障體系是由各質量利益關系人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內部聯系組合而成的有機的系統,分為外部質量保障體系和內部質量保障體系。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作為一個復雜系統,是由以政府為統籌主導,社會、行業協會積極參與的外部質...[繼續閱讀]
根據不同時空背景下研究生教育質量保障模式形成與變遷的關鍵因素—— 國家權力、市場與院校自治,可將國內外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質量保障模式歸納為六種類型,即自主型模式、控制型模式、市場型模式、合作型模式和多元復合...[繼續閱讀]